“瓯越文脉 两岸共情”第十五届琦君文化节在浙江温州举办
华夏经纬网讯:7月9日,第十五届琦君文化节暨两岸青年研学交流活动在浙江温州瓯海举行,两岸来自两岸高校105名师生共同奔赴这场充满文化魅力的共情旅程,探寻两岸同根同源的第届精神纽带。
琦君原名潘希真,琦君1949年赴台湾地区,节浙江温这位从瓯海走出的州举文学大家,被誉为“台湾文坛上闪亮的文脉文化恒星”。她一生创作颇丰,两岸先后出版散文、共情小说、第届儿童文学等专著共55种,琦君其作品饱含对故乡的节浙江温眷恋、对亲情的州举歌颂,文字清新自然,文脉文化情感真挚动人,多篇佳作如《桂花雨》《春酒》《下雨天,真好》等10多篇文章入选两岸语文课本,成为两岸学子共同的文学记忆。
本次活动以探寻琦君文学之旅为主题,以举办两岸青年研学交流活动为主线,精心安排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环节。包括参访青灯石刻博物馆、珐琅彩博物馆、台资企业以及观看琦君纪录片视频、琦君知识竞答、琦君作品朗诵等活动,让两岸青年在互动交流中深入体验瓯越文脉,感受温州经济社会的发展。现场还举行了台湾青年大陆创业实践分享会,两位在温创业就业的台湾地区青年代表走上讲台,讲述了自己跨越海峡的筑梦故事。
“我是学历史的,从小就读过不少琦君的文章。这次能来到她的故乡,亲眼看看她笔下的温州风情,亲耳听听她小时候的故事,在对琦君的作品和她的生平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后,感觉自己更喜欢这位作家了!”台湾地区学子黄同学深切地表示,两岸很近,希望有更多的同学能来大陆走走看看听听,亲身感受这里的文化与发展。
瓯越文脉,两岸共情!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文学与文化的探索之旅,更是一次促进两岸青年心灵的交流。自2011年以来,琦君文化节已连续举办十五届,每期活动紧扣琦君相关主题,吸引众多两岸青年参与。通过这些活动,两岸青年在文学的海洋中畅游,在文化的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增进了彼此的了解。
近年来,温州通过打造琦君文学馆和纪念馆、设立琦君散文奖、举办琦君研究交流会等形式,不断强化琦君文化建设,让琦君和她笔下的故乡走进更多人心里。如今,琦君文化这张两岸交流金名片,如同一座桥梁,联结着两岸青年的心。
(责任编辑:焦点)
-
在上一轮强降雨侵袭下,榕江县多处积水严峻,多支力气驰援榕江抗洪救灾。本来县城现已进入清淤、消杀阶段。但就在28日早上,榕江县气象台再一次发布暴雨赤色预警信号,正午,当地发布防汛一级应急呼应。当防汛晋级 ...[详细]
-
赤色献礼剧《红旗渠》定播央视一套 新锐艺人陈彻值得被重视。2021-10-16 17:47:36 来历:群众娱乐网 职责编辑: saisai。 ...[详细]
-
《女儿4》周扬青在挑选日检测陈瑞丰 刘特着急等候孟子义赴约。2021-10-16 17:55:26 来历:群众娱乐网 责任编辑: saisai。 ...[详细]
-
《芳华斗》持续热搜刷屏 直面“问题芳华”诠释生长真理。2019-04-08 13:40:41 来历:群众娱乐网 责任编辑: 萧鑫。 ...[详细]
-
。海报新闻记者 文露漪 通讯员 王威 付冉 向一丞 湖北武汉报导。6月12日,间隔武汉市公安局江夏区分局交通管理大队民警蒋仲超阻拦冲卡轿车已有9天,身负重伤的他仍在重症监护病房与死神奋斗。蒋仲超阻拦冲 ...[详细]
-
六月“顶流”生果 女子吃完秒变“哀痛蛙” 医师:“稀有却阴险”
六月的生果“顶流”,非杨梅莫属。但是,吃杨梅的高兴并不相通。近来,湖北一名女子只是吃了两颗杨梅,双眼便肿成了“哀痛蛙”,这一戏剧性画面引发大众对生果过敏的惊诧与猎奇:听过吃桃子过敏、芒果过敏,怎样杨梅 ...[详细]
-
华夏经纬网讯:7月2日,以“瓯风台韵 传承创新”为主题的第八届两岸大学生“瓯·文创之旅”在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正式开营。来自台湾地区20所高校的师生与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师生代表5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 ...[详细]
-
。海报新闻评论员 刘瑞琪。炎炎夏天,一件舒适、具有防晒作用的防晒衣成为了不少人出门的必备单品。近来,央视财经频道《财经查询》栏目曝光,商场上标有“UPF50+真实防晒”“一件顶6件、加倍防晒”等字样的 ...[详细]
-
。海报新闻评论员 徐坤杰。日薪500元,身着野人服饰在景区巡游,偶尔来一段笼统舞蹈;只能经过肢体言语与游客互动;记载并共享当野人的进程;斗胆承受游客投喂……日前,湖北神农架景区招聘“野人NPC”再引网 ...[详细]
-
2017年末。廖某挂号设立了某实业有限公司。运营范围是研制、出产、出售。新式环保建材等资料。但该有限公司自建立起。就没有实体公司。也没有出产设备。2021年10月。廖某在某村租下一块土地。不久后便开端 ...[详细]